目录

关灯 开灯

老长沙电影《星星星》 (1982)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外文名 Xing Xing Xing
其它译名 Three Stars
出品公司 潇湘电影制片厂
制片地区 中国大陆
导演 罗真
编剧 林立
类型 剧情
主演 白穆,寇振海
片长 90分钟
上映时间 1982年
对白语言 汉语
色彩 彩色

电影内容介绍

群星皮鞋厂副厂长老丁硬拉儿子丁凯去与售货员田翠相亲。两人对对方的鞋产生兴趣,丁凯觉得田翠的鞋很好看,可田翠认为丁凯的鞋真的很土。丁凯做起社会调查,巧遇田翠的同事沙丽,大家一起向父亲老丁提出意见,要他推出新产品。老丁一味相信厂里生产的一直是名牌,不肯听意见。丁凯的妹妹小芬与修鞋工二宝相爱,让二宝到老丁处“偷”艺。只顾清闲的田翠爱上丁凯,可丁凯却给沙丽写情书,却阴差阳错要与田翠约会。一番折腾后,老丁也穿上了青年人们支持的新“三星牌”皮鞋,了解到儿女们的爱情和事业,开心地笑了。

老长沙电影《星星星》 (1982)

电影里的,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假期宅家找老电影怀旧,无意中翻出一部国产老电影,一看男主角。。。噗~~ 什么嘛!。。。竟然是《情深深雨濛濛》中茹萍他爹!!!电影《星星星》是实力派演员寇振海年轻时出演的一部青春励志喜剧片,虽不是什么大红大紫的影片(网上都难搜到什么介绍),这部80年代由潇湘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片子,情节紧扣时代脉搏,最最令人惊喜的是,该片全部取景于~1981年的长沙!伴随剧情大笑过后,36年前的长沙场景和80年代的时尚潮流,一帧帧地拉回到我们眼前,景、老生活、老物什......满满都是长沙娃的飙泪回忆!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先说下男主角,拿着一双皮鞋站在80年代初长沙的大桥下,一副皱眉紧锁“愣头青”的模样,你一时半会儿绝对想不起来他是谁!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曾追过《情深深雨蒙蒙》剧的应该不会陌生,没错!他就是饰演如萍他爹陆振华的寇振海!寇老爷子年轻时,也是小鲜肉一枚,完全不输当年的“奶油小生”第一人唐国强嘛!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 在《星星星》电影中,寇大帅哥对父亲安排的相亲十分不满,虽然贵为厂长的儿子也算是小小的“官”二代,但他却是一位意气风发有志青年,为了创新产品推翻父亲的老传统,每天骑个车没日没夜的在路上盯着妹子的大腿看!!。。。咳咳!扯远了,本文可不是来给大家讲剧情的!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话说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长沙和整个中国一样,正处在的重大变革期,万物复苏百业待兴,新事物不断推陈出新。上图是80年代初长沙最繁华的十字路口之一,小编敢百分百的拍胸脯,你绝对看不出这里是今天长沙的哪个地方!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 这个街心花园转盘十字路口,据小编反复考证,竟然是当年的广场!上图为长沙者谢金庭先生所摄。80年代初袁家岭广场东北角的尚在建设中,1982年7月谢金庭爬上建设友谊商店的脚手架(相片右下角),一直爬到六七层楼高度,用相机俯拍下整个袁家岭广场和五一路。那时他感觉五一路、袁家岭真美,拍完照舍不得下去,还在脚手架上站了许久,眺望五一路远远的伸向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盛夏来临时节,那时候长沙五一路袁家岭宽敞的广场转盘绿草如茵,天空湛蓝,车也很少,虽然马路没有现在的宽阔,但显得很空旷。整个80年代,曾保留了很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红砖瓦式老,五一中路和五一东路则以新式建筑为主。整个五一路充分地展现了改革开放之初民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80年代的长沙,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灰色依然是那个年代的主色调,几乎所有的路边建筑物外立面都是这一种色彩。五一路是那个年代城市的中轴线,相当于现在的CDB。长沙人民大多都围绕着这个中轴线生活和工作,慢节奏也是当年长沙城特有的气质。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那时候,车是人们的主要出行方式,没有出租车、摩的,更没有。那时公交车站还没有候车亭,站牌是立在水泥墩上面的,站名白底黑字,简洁明了。公交站后面长长的报刊橱窗是当时人们获得各种信息的来源。那时,人们排队等车排队上车,长沙人的素质很高嘛!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80年代的服饰变化很快,老、中、青的新颖款式与日增多,青年人盛行穿西装挂领带,甚至还出现格子花衬衫和喇叭裤之类的“奇装异服”,女装和童装更是千姿百态。那时候,相对保守但对一切都好奇的长沙人,也受到西方流行风气的影响,对穿衣打扮开始讲究起来,妹子们的着装虽然朴素却大方得体。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 那时候,长沙的公交车分为单厢式和两厢铰接式。两厢铰接式就是那种中间像手风琴一样的长公交车,跑起来蛇一样扭动很有飘逸的感觉。如今的长沙人可能多数没坐过,老长沙人才会有!那时候细伢子上车后,特别喜欢站在两节两厢中间的圆盘上,当公交车转弯时候,嘻嘻哈哈的跟着圆盘扭动身体。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80年代长沙路上跑的两厢铰接式公交车,基本都是长沙市人民汽车公司客车修配厂制造的哦!车头是圆弧形的,发动机功率约 70 千瓦,和当年全国流行的车身涂装颜色一样,基本固定为红色与蓝色两种主色调,用黑色压边。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公交车的内饰也很简陋,座位的骨架是铁的,靠背和坐板是木夹板的,这样的座椅坐久了屁股会很痛。那时候,既没有无人售票机,也没有语音报站和冷暖空调。长沙公交车售票员多为女性,一上车,常能听到售票员用塑料普通话在喊:“打票啦!打票啦!请大家往肚里走,往肚里走点子唦,肚里唠叽垮松的喃!”,常常引来一片笑声。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老长沙人估计还记得那时侯的公交车车票分为四分、六分、八分、九分、一角、一角一分,还可以打月票。那时候,长沙还没有变成“堵城”,整个城市的道路很宽,车很少,压根看不到像现在堵得一塌糊涂车水马龙的景象。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那时候,道路两旁巨大的树冠左右交织在一起,仿佛给马路加了一层树叶做成的“棚子”。道路上车辆稀少,各种车辆和行人似乎都是慢慢悠悠的,一样的走着,丝毫没有赶路的心情。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那时候,道路两旁的人行道整洁而干净,道路指示牌十分简陋标示也不规范,没有盲道,也没有小车占道和电动车横行霸道的情况。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80年代的长沙妹子,身形小巧玲珑,圆润水灵纯天然没有人工成分,性格开朗,就像一串红,给人热气腾腾的感觉。那时候,妹子们刚刚从全国蓝灰色的单一色彩中摆脱出来,开始学习如何打扮自己,装扮时髦又得体。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那时候的,没有可乐、冰淇淋、冷饮。。。只有冰棒和雪糕,还都是国营厂做的,卖冰棒基本是靠自行车驮着一只木箱子沿街叫卖,箱子上印着大大的“冰棒”二字。夏天气温高,但箱子是密封的里面塞了棉絮,可以保持冰棒四五个小时不融化。几分钱的冰棒可是消暑解渴佳品。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那时候的夏天,每人都会穿一双人造革凉鞋,脚背一定是带子交错的,即使再热,也会穿袜子。那时候时髦的长沙妹子,会穿白色的凉鞋,还会穿肉色或白色袜子,搭配蓝色或白色的连衣裙,很有知识青年的感觉。还有,那时候的裙子一定都会长过膝盖,当时还有部电影叫《街上流行红裙子》。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改革开放初期的长沙,马路上各种机动车都可以跑,绝不会限行!除了为数不多单位的小轿车,私家车几乎为零。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路上跑得更多的是大货车!解放牌!东风牌!130轻卡!农用车。。。都是国产响当当的名牌。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80年代的中国被称作“自行车的王国”,自行车是人们出行的主要工具之一。那时候,长沙的自行车数量堪比现在的机动车,马路上浩浩荡荡的自行车大军,成为一道城市风景。上一代人对自行车的感情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永久、凤凰是他们至今不能忘却的牌子。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80年代,长沙也开始用上了自动控制的交通信号灯,交警不用再随时控制信号灯的转换了。那时候,绿灯亮时机动车是不可以左转的哦,只有等待绿灯与黄灯同时亮起时,机动车才可以进行左转。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那时候,交警还穿着上白下蓝的78式警服执勤,白色大檐帽金灿灿的国微和白色制服上鲜红的领章,格外精神。那时长沙的路上机动车不多,自行车数量却相当大,交警指挥交通基本靠手和吼,道路没有实行非、机动车时空分隔法,遇到信号灯停电,自行车就开始四路子乱串。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那时候,恐怕整个长沙交警队加起来只有几辆老吉普和摩托车,每天执勤的交警多是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岗巡逻,处理事故也只能骑自行车去,紧急情况下就在路边拦大货车,能捎一段算一段。那时候的交通规则相当简单,“各行其道”,“谁走错了道,就是谁的责任。”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80年代初,长沙五一路袁家岭广场,十字路口东北角的友谊商店还在建设中,而西南角长沙市,气势上完全不输当今的大型百货商厦。二轻产品大楼入口“长沙市工艺旅游产品部”几个大字招牌,那时候吸引长沙人的程度绝不亚于后来的“”、“”、“春天百货”。。。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走进那时候的国营商店,没有空调,只有屋顶嘀悠嘀悠转的吊扇,封闭式玻璃木架柜台靠墙一字排开。服饰类产品挂在墙上,针织品摆放在靠墙的货柜上,鞋盒、锅盆等堆在地上,纽扣、针线、护肤霜等日用品摆放在玻璃柜台中、布匹和床上用品则直接堆放在柜台上。。。顾客在玻璃柜台外叫喊,售货员在玻璃柜台里面拿货,每当完成交易,店员就会在旁边的算盘上拨弄几颗珠子记账。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 80年代的商业还是计划经济统购包销模式,商品物资短缺,零售渠道匮乏,人们购买需求快速的膨胀,国营商场生意红火,商品像‘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往往是国营商场卖什么就流行什么,那时长沙人排队抢购的现象时有发生,出现疯抢的时候连商场陈设的样品也会被抢购一空!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 那时候,长沙细伢子最喜欢跟大人去商场了,童年的玩具花样不是很多,拥有一个洋娃娃几乎是每个女孩子的梦想,日本动画片《阿童木》才刚刚播放,“啦啦啦铁臂阿童木”玩偶则是男孩子的心头爱。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 80年代初的长沙,无论是走在还是国营商场的墙壁上,都能看到张贴的宣传标语。交通指示牌,手写!门头招牌,手写!商品广告,手写!。。。那时候没有电脑,全部靠手写,有木有感觉很厉害啊!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 80年代,长沙满哥最新潮的打扮之一就是一件海魂衫,青年还会配上一把流行的木吉他,在他们看来吉他绝对是追求爱情的“神器”!“啊哈~~你是我的小宝贝,我是你的电打鬼”。。。用吉他弹奏一曲诉衷情,哪愁没有妹坨青睐呢?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 80年代的爱情很简单,不在乎你有没有车有没有房,爱上你只因为那天阳光正好,你穿了一件我喜欢的白衬衫!那时候,长沙的满哥约会妹陀,河边、湘江大桥下是最好的恋爱场所。那时的,没有雾霾,江水清澈,恋人们吹着清凉的河风,听一听渡轮的汽笛声,慢悠悠地走,时间也过得飞快。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 那时候的谈爱,又羞涩又含蓄,尽管自由恋爱的气息已渐渐浓郁,年轻恋人在公众面前还羞羞答答的,惟恐别人说三道四。但勇敢些的男女已经在公园、在大街上手拉手了。上图中的公园,如今已看不出是长沙的哪里,但看画面就觉得是那么的温馨美好。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那时候,长沙谈爱的男女晚上最喜欢去了。在公园的小树林里,两个人手牵着手一起说笑,夜色中不再顾忌。更有大胆的,会闪到路灯照不到的丛林深处,学电影里恋人那样“接吻”。烈士公园靠南门的这个亭子和这条丛林小道,见证了几代人的爱情,五十多年来,约会的人儿换了一拨又一拨,小亭却还是当初模样。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那是一个手写体的年代,像木心先生说的——“车、马、邮件都慢”,没有手机、IPAD和电脑,更没有微信、微博和陌陌,信息来源广播和报纸,有什么事大家就见面聊,每个人诚诚恳恳的,说一句是一句。那时候还没有路边餐馆摊,买两瓶汽水,坐在公园里,好基友们就可以天南海北的谈理想、聊人生。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80年代条件好的住单位的筒子楼,几户人家共用一个厕所和灶台,谁家做饭,其他人家都能闻到,条件不好的只能住平房。图中这样居室布置,二室一厅一厨有电视机、收录机、缝纫机。。。还有藤椅、大木床、铁制床。。。算特别奢华了,当然这也是长沙富裕人家的配备,普通人家是达不到这个水平的,毕竟14寸黑白电视机和台湾产的乐凯(LUCKY)收录机,那时都是紧俏货。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那时候,还没有MP3,更没有“”、“中国好声音”等音乐选秀节目。想听歌要么靠磁带,要么等广播电台里播放。那时在广播里听惯了郭兰英、的歌,忽然间在收录机里,港台的流行歌曲一下就涌进来了,而那时拥有一盘磁带就等于拥有了整个的音乐世界,让人无比兴奋和满足。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重点说说这个电视机,可是当年自己产的“韶峰”14寸黑白电视机哦。80年代电视机还不是一般家庭的普及品,但恰好成就了湖南电视机厂最辉煌的时候,他们生产的“韶峰”电视机后来火爆全国,在当时全国百强电子行业排37名,绝对是老辈长沙人的骄傲!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那时候,我们的爸爸晚上不会有没完没了的应酬,下了班就会按时回家,还经常会和妈妈、孩子们一起摘摘菜聊聊家常,一家子其乐融融的。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那时候,只觉得妈妈做的菜是天下最好吃的,最有家常味道了,尤其妈妈那份细致入微、润物无声的爱心,随时想起来都是那么的温暖。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那时候,北京人喝“燕京”、青岛人喝“青岛”,而长沙人只爱喝“白沙”啤酒。在韶山中路,许多沿街的小店小铺会有散装的出售,这些散装白沙啤酒用木制的大桶盛着,放置在店面显眼的位置,2毛钱一斤,韵味!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那时候,长沙妹子的闺房或宿舍,伢子一般还是难得进去的。图中可以看到房间的白墙刷了当时最流行的绿色墙裙,还有花格子窗帘。从摆设来看,虽然只有简易的木板床、老式的五斗柜和折叠椅,但窗明几净一点也不输现在年轻人的时尚公寓。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老式的五斗柜上,有那个时代每家都会必备地盛凉开水的玻璃瓶,还有精致的雕花相框、精美的果盘盒、小小的仙人球盆栽、水彩画挂历、插着塑料花的花瓶和老式摇头电风扇,时髦又不失品味。那时的长沙妹子才是有追求会享受的“时髦女青年”,足以让现在的女生汗颜!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80年代绝对是国营职工福利待遇最好的时代。国营企业改革被赋予了一定的“企业自主经营权”,并开始“打破职工的铁饭碗”采用奖金激励职工的劳动积极性。职工图书室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篮排球比赛、歌咏舞蹈汇演。。。生活丰富多彩。人们相互间也可以乱开玩笑讲话了,不再怕有人扣你“帽子”,就算是和厂长对吼,他也没法开除你。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那时候,即便是厂长、处长的办公室,也非常简朴。电话是拨盘式的、电扇是座式摇头的。。。国营企业里,厂长书记都忙着抓管理要效益,改革开放春风让工厂从上到下都充满了积极性,那是个火红年代。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80年代的小区,那时都叫“村”,东风村、国庆村、朝阳村。。。是老长沙人集中居住的小区。每个“村”都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小社会,有澡堂、操场、商店。。。大点的还有邮电所、储蓄所、粮店。。。居民更多的还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医院、派出所。。。“村”没有围墙,邻里邻居都会互帮互助,细伢子放了学就一群群的在“村”里疯跑、玩游戏。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80年代初,那些在七十年代以前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的个体商贩,总算可以“按全市商业网点的总布局,在有关部门指定的地点,按规定的价格进行营业了。”不过,个体商贩们还是要遵守“五定”:定点、定价、定质量、定营业额和定业务范围。并且,摆摊时还不能影响交通。那时做小生意的遍地开花,缝鞋、卖眼镜、卖包的。。。一时间盛行“搞导弹的不如卖蛋的,搞科研开发的不如理发的”。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80年代于整个中国而言,是一个生机勃勃、对未来充满期许的时代。时光荏苒,长沙经历了太多沧桑。那些曾经是长沙人生活一部分的建筑、公园、街道,如今都被岁月改变了原来的模样。《星星星》电影记录下的老长沙影像,让我们还能穿越回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找回童年的记忆。如今在我们拼命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千万莫忘了当初那个善良纯真的自己。

( END)

文 / 编|@老茂   出品|@唯港时尚•长沙范  2016-07-03

电影《星星星》| 80年代电影里的长沙,一份深情的老长沙记忆!
本文原创,作者:长沙印象,其版权均为长沙印象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ngshayinxiang.com/video/69.html
12

发表回复